近段时间,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。2月17日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,18日湖南出台《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19日湖南召开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,传达学习习在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。从中央到地方,两场座谈会的召开和相关《方案》的落地,上下联动、层层响应,贯穿其中的主题主线始终是“企业的发展壮大”。对公司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而言,当下既有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”的宝贵机遇,也有“大显身手正当其时”的激励鼓舞。而对地方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说,肩上承载的不仅是广大企业家的殷切期盼,更是一份乘势而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与责任。
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浪潮中,企业,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该如何站稳脚跟、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?有的人觉得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爱拼才会赢”;也有人提出市场调控应与政府有为紧密结合、协同发力。事实上,无论是市场经营主体,还是各级政府部门,“企业的发展壮大”不能离开营商环境的优化。
帮助企业飞得更高,鼓励企业家创新发展,这是湖南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。从打造“三化”一流营商环境,到深化民营经济“六个一”工作;从常态化开展“送解优”行动,到深化政务数据共享,建好用活“湘易办”,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;从促进“大校、大院、大企业”协同创新,到打造大学生留湘来湘创新创业高地,建设年轻人友好省份,一系列有力举措将企业稳稳托举至发展的“C位”。企业家们愈发踏实,办企业的韧性和劲头也慢慢变得足。同时,湖南充分的发挥一流营商环境的牵引带动作用,将营商环境这张“招牌”打造成招商引才的“王牌”,吸引慢慢的变多湘商湘才回归,众多优秀人才选择留在湖南,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,推动企业行稳致远。
好的营商环境之于企业未来的发展,犹如新鲜空气、充足阳光和干净水源之于人的成长,不可或缺。那么,究竟什么样的营商环境才能让企业最有感触、最能受益?客观而言,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“有形之手”的精心塑造。要让企业安心经营、放心发展,市场有其自身运行规律,而地方和广大干部应做到有需必应,无事不扰。
有需必应,精准施策,做到事事有回应,服务暖人心。这彰显的是对企业关怀的热度。扶企要扶在关键处,助企要助在点子上。企业需求在哪里,政府的担当作为就应体现在哪里。湖南各地聚焦企业未来的发展难题,针对用工难、融资难等问题精准发力。比如,长沙以“金融服务进园区”活动为载体赋能实体经济发展;株洲选派政策专员联企驻企、解读政策;常德推出“人才绿卡”,用心用情留住企业人才……及时响应企业需求,始终秉持“用户思维”,站在企业角度急企业之所急、想企业之所想,对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做到事事有回应,让服务温暖企业人心。
无事不扰,精准规范,做到事事有盘算,护航促发展。这凸显的是政府治理的精度。无事不扰并非无事可做,更不是有事不管,而是在尊重企业自主经营节奏的基础上,给予企业充分自由的成长空间。此次湖南及时出台《方案》,为的就是破解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过多过频、任性检查等问题,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,为企业安心生产、放心发展营造自由、宽松的环境。同时,既要关心民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发展,也要关注民营初创企业的成长;既要主动帮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,也要助力企业攻克历史遗留问题,做到在无事不扰的基础上甘为人梯、积极作为,在企业有需求时及时提供优质服务,助力企业在广阔的经济主战场上大显身手、大有作为。
当然,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至关重要。亲而不清会坏事,清而不亲会误事。良好的政商关系应是真正把民营企业家当成“自己人”、视作城市“合伙人”,亲而有度不逾矩,清而有为不疏远。让有需必应、无事不扰成为护航公司发展壮大的信心与底气所在,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轻装上阵,以企业的出彩表现,助力地方发展更加精彩。
春回日渐暖,奋斗正当时。放眼全国,支持民营经济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力度始终坚定不移、一以贯之,民营经济正迈向更加广阔的舞台。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,在各项政策的有力调控下,地方敢闯、企业敢干、干部敢为,政企携手必将迎来百舸争流的又一个“春天”。